“马大姐”工作室被命名为第七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
解群众烦心事 做居民贴心人
“马大姐”工作室志愿者在调解居民矛盾‘’
核心阅读
春日里的云枫街道永先社区,小区、楼院干净整洁,随处可见出门锻炼遛弯儿的老人、菜市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,让居民们感受到社区的和谐温馨。
近年来,永先社区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为载体,以拓展优化“老马工作法”为抓手,在2018年创建“马大姐”工作室,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功能和女性工作者的优势,通过“有话好好说,有事大家办”“有话好好说,有事依法办”等工作方法,让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,赢得了辖区居民们的高度好评。近日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被命名为第七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。
调解纠纷暖民心
在永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“马大姐”工作室,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柔软的沙发,墙上张贴着各类温馨的标语。
4月2日上午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里坐满了人,社区志愿者正在调解一起家庭纠纷。为缓和三位被调解人的情绪,拉近他们彼此的距离,志愿者耐心地听取他们各自的诉求。
原来,3位被调解人是一家人,因家庭琐事发生了争论,大家都站在各自的角度希望争论出胜负,无果后来到“马大姐”工作室寻求帮助。
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后,志愿者分别与3位被调解人谈话,询问他们各自的想法,然后把他们的想法进行分析整合,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,最终让3位被调解人的纠纷得到了化解,一家人握手言和。
“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,我和妹妹、爸爸这些年总是争论不休、互不相让。通过志愿者的劝说,帮我们化解了多年来积压的矛盾,让我们知道了亲情的重要,以后我们一定和睦相处。”被调解人王先生说。
近年来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以“社区干部+社会组织+涉事部门”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模式为根本,肩负起社区的法律政策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、群众求助咨询等功能,努力打造居民反映问题、咨询政策、了解法律法规、缓解心理压力的强大阵地,在居民纠纷调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化解矛盾防风险
4月3日,在永先社区云枫苑小区,居民们围坐在一起,边剥胡豆边闲聊,颗颗饱满的胡豆落到盆里,发出“咚咚咚”的声音,与居民们的欢笑声合奏出一曲和谐之音。
当谈论起“马大姐”工作室的志愿者,居民们都抢着说:“他们责任心强、热情,值得信赖……”
居民邹绍英说,小区安装电梯,顶楼和底楼居民的矛盾较为突出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的志愿者三番五次来调解,将心比心地为大家做工作,最终化解了大家的矛盾。电梯安好了,大家上下楼方便了。
以前,永先社区人员结构复杂,矛盾纠纷突出,针对这一情况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坚持“四个必访”,即辖区单位、住户必上门走访,重点人员必上门查访,群众发生矛盾必上门询访,居民留言求助必上门回访,并主动收集汇总社情民意。
对收集掌握的社情民意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及时分析研判,妥善处理。在处置过程中,坚持“一张笑脸相迎、一句问候暖心、一把椅子请坐、一杯茶水解渴、一份真情办事、一声再见相送”。近年来,社区不仅把矛盾纠纷化早化小,还把矛盾纠纷化好化了,形成了“家事不出门,小事不出院,大事不出社区”的良好氛围。
真心服务不缺位
前不久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的志愿者来到玉龙新区B组团,将部分业主召集到“说事庭”,询问社区、小区的管理情况,对上次征求的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反馈。大家畅所欲言,纷纷为社区建设、小区管理建言献策。
近年来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“提水平、强服务、树品牌”的内生动力,建立“网格责任制”,由楼院长、综合治理人员、治安积极分子作为“网格员”,社区干部担任“网格长”,将政策法规宣传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服务管理范畴,做到“工作全覆盖,服务不缺位”。
此外,“马大姐”工作室还一直强化跟踪回访,按照“谁办理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建立跟踪回访机制,压实调解人员责任。对排查化解的每一起矛盾纠纷,由调解人及时跟踪回访,确保矛盾纠纷不复发、不反弹,做到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结果、人人都满意”。
据悉,自“马大姐”工作室成立以来,先后排查矛盾纠纷182起,成功调解177起,调解成功率达97%。引导司法诉讼5起,防止“民转刑”5起,涉及当事人453人次、金额200余万元,实现了“矛盾不上交,平安不出事,服务不缺位”的目标。